高温推迟蜕壳期,中秋蟹宴难实现
随着中秋脚步临近,阳澄湖大闸蟹却注定要缺席今年的团圆宴。60年一遇的持续高温让大闸蟹蜕壳期整体推迟20-30天,虽然养殖户全力抢救,但9月10日的中秋节仍早于开捕日期。蟹农张建龙无奈表示:”水温超过35度蟹就不进食了,现在平均规格比往年小了半两。”由此可见一盒盒打着”阳澄湖”旗号的现货大闸蟹,很可能只是塘养蟹的提前收割。
蟹卡市场乱象丛生,消费者怎样避坑?
当鲜活大闸蟹赶不上中秋,蟹卡销售却提前火爆。记者调查发现,部分商家用”苏州塘蟹”冒充阳澄湖大闸蟹,甚至有消费者投诉:”扫描防伪标才发现正品还没开捕!”甘肃省消协紧急发布提示:选购蟹券要认准正规渠道,提货时注意核对产地信息。业内人士刘磊坦言:”直播带货中混杂着外地调货的劣质蟹,这对品牌是种伤害。”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,消费者不妨多问一句:这卡真能提到阳澄湖的蟹吗?
价格普涨成定局,质量保卫战打响
高温减产已让大闸蟹价格蠢蠢欲动。业内人士预测,4两以上的大规格蟹将涨价20%,而小规格蟹价相对稳定。不过养殖户们并未放弃——通过补种水草、调节水质等方式全力挽救最终的蜕壳期。”蟹一哥”创始人刘磊保持乐观:”9月初降温加速了成熟,若持续到月底,质量仍有保障。”但对吃货们来说,今年中秋可能面临两难选择:是高价抢购”早产蟹”,还是持券等待真正的阳澄湖味道?
这场因气候引发的”蟹荒”,暴露出产业深层难题。当7769家大闸蟹企业中过半聚集江苏,怎样建立更透明的溯源体系?或许正如老蟹农所说:”好蟹不怕晚,但市场怕乱。”这个中秋,阳澄湖大闸蟹的缺席既是遗憾,也是行业反思的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