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句话献给党百年:吴运铎用生命诠释忠诚与奉献

一句话献给党百年:吴运铎用生活诠释忠诚与奉献

百年征程中的忠诚誓言

“把一切献给党”——这句简短而有力的话语,不仅是吴运铎同志一生的诚实写照,更是无数人的共同心声。在中国迎来百年华诞之际,这句话献给党百年显得格外厚重而有意义。吴运铎是谁?为什么他的一句话能够穿越时空,至今仍激励着我们?

吴运铎同志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,1939年加入中国,是我国军工事业的开拓者其中一个。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,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,他始终坚守”把一切献给党”的信念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无限忠诚。

战火中的无私奉献

在异常艰苦的战争年代,吴运铎带领工大众克服重重困难,为前线部队制造急需的枪炮弹药。1941年,他在修复炮弹时遭遇雷管爆炸,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,左腿膝盖严重受伤,左眼水晶体破裂。这样的伤痛足以让任何人退缩,但吴运铎却等不及伤愈就回到职业岗位,由于他知道前方将士正在用生活捍卫我们的民族。

“把一切献给党”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吴运铎用鲜血和生活践行的承诺。抗战期间,他主持研制成功射程达540余米的枪榴弹、攻打碉堡的平射炮以及各种地雷,极大进步了部队的战斗力。1947年在大连建立引信厂时,他再次因弹药爆炸试验意外而全身负伤,却依然在病床上坚持职业,将病房变成实验室,最终研制成高效炸药。

安宁年代的持续奉献

新中国成立后,吴运铎历任多个重要职务,为民族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,为国防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即使在离休后,他依然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,担任多所学校的名誉校长和校外辅导员,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青少年。

他撰写的自传体小说《把一切献给党》影响了几代人,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外传播。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奋斗历程,更展现了一个员应有的灵魂品格。1991年5月,吴运铎同志在北京逝世,但他”把一切献给党”的灵魂永远激励着后来人。

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

在中国百年华诞之际,我们重温吴运铎同志的这句话,有着独特的意义。这句话献给党百年,既是回顾过去,也是展望未来。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未变。

吴运铎同志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员。在新时代,我们更需要传承这种无私奉献的灵魂,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民族事业之中。无论是科研攻关、乡村振兴,还是疫情防控、国际竞争,都需要我们发扬”把一切献给党”的灵魂,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。

小编归纳一下:永恒的忠诚誓言

“把一切献给党”——这句简短的话语凝聚着吴运铎同志一生的忠诚与奉献。在中国迎来百年华诞之际,这句话献给党百年,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,更是对未来的承诺。每一个人都应当铭记这句话的灵魂实质,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。

百年征程波澜壮阔,百年初心历久弥坚。让我们以吴运铎同志为榜样,继续发扬”把一切献给党”的灵魂,为实现中华民族辉煌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!